最新通知
福建師範大學劉亞猛教授講座通知:關于比較研究的一個修辭視角
來源: 發布時間:2016-11-28

 

主講人:劉亞猛教授  

講座時間:29号(周二)下午4:15-6:00

講座地點:如心樓605

 

主講人簡介:

   劉亞猛,福建師大77級英語專業本科,79級碩士研究生,攻碩期間并被選派參加北京大學富布萊特高校師資培訓班,獲美國文學證書。1982年被授予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學位後留校任教。1986年考取國家教委訪學名額,到美國俄勒岡大學英文系進修。1987年得到美國南加州大學研究獎學金(fellowship)全程資助,在該校英文系攻讀博士學位。1992年底獲南加大英語專業(修辭學方向)博士學位後,被美國卡内基梅隆大學聘為該校英語與修辭學助理教授、副教授,在美長期從事教學與學術工作。2003年作為福建省海外引進高層次人才回母校福建師大服務,現任該校外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亞猛的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修辭學及論辯學,學術興趣還包括比較文化研究、翻譯研究等。他在Philosophy and Rhetoric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Argumentation, Rhetoric Review, Journal of Pragmatics等相關領域權威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探讨當代西方修辭和比較修辭理論的前沿及重大課題,提出獨特、原創、對學術認識有所沖擊的新觀點及視角,不少論著或被廣為引用,或被選為北美修辭學專業研究生教材,或入選論辯學理論經典文集。劉亞猛的學術成就得到相關領域國内外同行的廣泛認可,曾應邀在國際翻譯與跨文化研究協會(IATIS2006年南非開普敦全會及國際修辭史研究會(ISHR2015年德國圖賓根雙年會等重要國際學術會議上作主旨發言,并曾多次獲得國内省級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研究成果獎項(包括福建省社科優秀作品一等獎兩項)。20102014年還曾兩度獲聘兼任香港城市大學訪問教授,在港從事教學及學術工作 

 

講座簡介:

 

在全球化日益全面深入的今天,比較研究,即以比較為主要方法或手段的學術研究,按理說應不斷取得長足進步、迅速發展為最顯要的學術話語生産方式之一才是。然而在事實上,人文社科多數領域的比較研究卻依然深陷于因内部思想混亂而引發的生存危機,鮮有能擺脫其邊緣化地位的。長期以來,部分比較研究者對于比較研究的目的何在?比較研究應該采用什麼方法?如何在比較過程中保持客觀公允、避免偏見及誤讀?乃至于什麼是比較文學(哲學、法學、語言學等)?等基本問題采取某種鴕鳥政策,造成其研究成果因得不到理論支撐而經不起檢驗。另一部分比較研究者則針對這些問題開展激進的理論反思,将自己逼進認識論、政治意識形态及學術倫理的困局并且難以自拔。修辭(rhetoric)是最早對比較作為一種話語生成手段産生興趣并加以理論歸納的學科。傳統修辭思想及當代修辭理論所提供的獨特闡釋工具為探讨困擾着人文社科領域的不少問題指明了值得認真考慮的替代性解決方案。将人文社科的比較研究看成是某種獨具一格的學術修辭有助于祛除比較學者的心病,恢複這一領域的理論自洽,促進比較研究的健康發展。

 

 

 

 

 

 

 

 

 

 

版權所有: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认证平台)Platinum China 2011 未經授權禁止複制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