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專家:劉世生教授
講座時間:11月11号(周五)下午2點半至4點半
講座地點:如心樓806
工作單位: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外國語言文學系
學位職稱: 博士、教授、博導
學術研究: 文體學、語言學、英語教育
學習簡曆:專業領域是英語語言文學,研究方向是文體學,擁有本專業學士(曲阜師範大學1982)、碩士(山東大學1988)、博士(北京大學1994)學位及在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等世界名校訪學經曆。
工作貢獻:
清華大學外文系原主任、清華大學傑出人才教授、教學科研責任教授、國家二級教授、中國文體學研究會會長、國務院特貼突出貢獻專家、國家社科基金會議評委、教育部英語專業分教指委委員兼理工組組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分會副會長、中國語篇分析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外語界面研究會副會長、英國QS世界大學排名評估專家。
教育教學方面,培養出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博士、博士後計30多人,曾兩次獲得清華大學研究生教育“良師益友”稱号。曾兩次獲得外文系本科生教學優秀獎。開設的本科生課程有:修辭學,英語語體與英語思維,英語散文賞析,英語文體學;碩士生課程:理論文體學、文學文體學;博士生課程:文體學研究方法、語言文學界面研究。同時擔任英語專業本科生導師。在教育理論研究方面積極探索,先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大魚小魚論”和“黑天鵝論”,分别在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中實踐應用,均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學術科研方面,承擔并順利完成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兩項:中西文體學比較研究1998-2002;認知文體學與新時代外語教育學綜合研究2007-2014;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兩項:《新時代交互英語》2006;《文體學概論》2008。以及省部級重點項目兩項。從事文體學教學與研究三十多年,迄今發表科研成果兩百多篇/部,代表作有《西方文體學論綱》1998、《西方文體學詞典》2004、《文體學:中國與世界同步》2007、“文體學研究六十年”2009、“Language and Literature”2011、“Stylistics”2012、“關于人際評論系統的體現”2013、《溫家寶論教育》英文版(校譯)2014、《什麼是文體學》2015,“多模态符号表述的方法”2015,“關于英語文學教學中的主題對比”2015、“功能文體學研究的新進展”2015、《文體學關鍵詞》(導讀注釋)2016。教育部普通高校精品教材《新時代交互英語》2010、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資助理論精品圖書《文體學概論》2016。擔任多家知名學術期刊的編委,同時為國内外同行評審博士論文或著作。擔任北京大學圖書館期刊評審委員會專家為國内學術期刊質量鑒定服務。作為資深教授擔任多所名校的人才評審任務。2015年7月起擔任英國QS集團世界高校學術聲譽調查專家,為世界大學排行的學科評審服務。
社會工作方面,擔任清華大學”真人圖書館”成員、清華大學外文系學科發展委員會成員、首都文明辦評審專家等,曾因使用中西合璧方式踐行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取得好的效果而得到北京市政府表彰并先後被北京電視台《北京新聞》、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等國家主流媒體節目報道。曾因校譯工作出色受到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提名表彰。
講座簡介:
西方學術界認為文學語篇的功能是模仿、表達及理解,我們認為除此之外還有欣賞,報告将語言學、文體學分析與哲學、文學、音樂相結合,從多學科角度生動地展示出中西學術思想融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