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2月22日,來自全國兄弟院校的數十名外語學者齊聚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英国官网网站,舉辦了“人工智能背景下外語學科的守正與創新論壇”。參會學者有(按姓氏筆畫排序):北京語言大學高級翻譯學院王立非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王克非教授、北京第二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英語教育學院副院長王磊教授、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文軍教授、北京大學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院長甯琦教授、北京工商大學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院長劉紅豔教授、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英国官网网站計算機學院李舟軍教授、北京語言大學原黨委書記李宇明教授、中國傳媒大學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院長李佐文教授、北京理工大學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院長李京廉教授、北京科技大學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張敬源教授、北京科技大學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院長陳紅薇教授、北京郵電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陳真真教授、北京師範大學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院長苗興偉教授、北京第二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林允清教授、清華大學外文系封宗信教授、揚州大學副校長俞洪亮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應用語言學研究室主任顧曰國教授、中國人民大學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院長郭英劍教授、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常寶寶教授、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梁茂成教授、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英国官网网站計算機學院巢文涵博士、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董敏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文學院熊文新教授。此外,我院部分教師和博士生也參加了此次會議。
論壇由我院衛乃興教授主持。首先,由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英国官网网站黨委副書記趙罡教授緻歡迎辭。趙罡教授簡要介紹了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英国官网网站的曆史和特色,并高度肯定了此次論壇召開的意義。然後,由八位專家分别作了報告。李宇明教授從微觀、中觀和宏觀層面讨論了智能寫作帶來的現實問題與倫理焦慮,呼籲社會各界應以積極态度擁抱智能寫作,同時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顧曰國教授對人工智能作了回顧,論述了人類智能與自然智能之間的區别,讨論了人工智能、人類智能與語言學習之間的聯系,強調了多模态充盈體驗學習的重要作用。王克非教授提出外語學科要面向國家,服務國家需求,為國家培養人才;面向世界,培養國際化人才;面向創新,追求學術理論創新;同時,外語學科要面向未來。郭英劍教授講述了新技術革命的特點,鼓勵在外語教學和外語學習中使用新技術,同時要對新技術保持警惕,不能完全依賴新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可以作為教學輔助手段。俞洪亮教授介紹了學科與專業的關系,然後重點論述了外語學科專業綜合化發展趨勢,提出了新時代外語學科專業建設與發展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路徑。李舟軍教授回顧了計算機與人工智能的起源和曆史發展,介紹了自然語言處理的研究内容及其特點,講述了自然語言處理的新範式和當前進展。常寶寶教授介紹了自然語言處理研究範式變遷和深度學習的優點及其帶來的進步,分析了經驗主義方法的數學和語言學基礎,讨論了機器理解和人類理解。李佐文教授講述了人工智能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強調了外語教師在外語教學中的不可替代作用,提出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堅持外語人才培養的人文性,積極擁抱人工智能時代。
主旨報告後,學者們就人工智能背景下外語學科的守正與創新這一主題,紛紛發表了意見和看法。大家一緻認為人工智能既給外語學科帶來了機遇,又帶來了挑戰,此次論壇恰逢其時,深化了對人工智能背景下外語學科發展的認識,促進了計算機、人工智能和外語學科之間的跨學科交流。
最後,衛乃興教授發表了總結性發言。他認為,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重新形塑外語學科的知識創造和知識傳播。機器對語言形式的處理已相當準确與高效,對意義的處理也在快速進展。挑戰與機遇俱在。積極應對變化,介入變化,調整知識創造與知識傳播策略,開辟新的研究領域,應是外語人的職責所在。毋容置疑,外語語言文化能力與外語思維能力實為本專業人才培養應守之“正”,但學生的多元知識構建、科學素養培養以及應變能力拓展則亟待研讨——此即“創新”的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