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高等教育處聯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市高教學會大學英語研究分會和北京市高校外語課程思政聯盟舉辦的“‘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優秀短視頻作品征集活動”近日圓滿落幕。經過校級、市級的多輪選拔,我校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兩支學生代表隊:王涵曲團隊及冉陽團隊雙雙斬獲北京市一等獎。
“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優秀短視頻征集活動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高等教育處主辦,旨在啟發學生堅守中國文化立場,發掘中華大地的生動故事,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标識和文化精髓,從而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賽事包含高校校内初賽,以及北京市高校決賽兩個階段。本屆比賽的主題為“大美中國·故鄉風韻”,要求學生從個人視角、以一名城市發展的親曆者和見證者的身份,為中國故事的傳播發掘豐富内容。
我校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對此次比賽十分重視,給予了大力支持和關注。為選拔出優秀參賽作品,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高級英語》、《中西交流概要》、《大學英語》等課程團隊,廣泛征集學生團隊作品,經專家組投票評選,最終選出立意高遠、制作精良的兩個短視頻作品代表我校參加北京市決賽。
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的指導教師胥國紅、李蒙、劉巍巍、王泉、于敬華等幾位老師,在代表隊準備北京市決賽的過程中,針對總體選題、腳本撰寫、素材選取、後期效果等方面,給予了系統性的深入指導,提供了大量專業性和建設性的意見,推動兩團隊作品向更具文化底蘊及創新性的層面進步,并最終助力我校選手取得佳績。
我校獲得一等獎作品之一為《尋鸢逐夢》,制作團隊為王涵曲、李晨希、楚合拉、瑪麗亞木、董競遙。作品旨在展現中國風筝文化。作品追溯到數千年前風筝的起源,回顧了風筝自軍事用途走向民間生活的曆程。同時,以風筝制作的“四藝”為線索,通過制作并放飛風筝的方式,帶領外國友人親身體驗了中國風筝文化的樂趣。最後,通過采訪中華風筝文化傳承和發揚的代表人物之一、曹氏風筝第四代傳人缪伯剛先生,深入發掘了中國風筝背後的文化影響和現實價值。
另一一等獎獲獎作品為《問天》,制作團隊為冉陽、李壕冬、李一丹、張卉洋、尹洋。該作品回顧了中國航天的光輝文化曆史,采用“劇中劇”的形式,以屈原所著長詩《天問》為線索,生動展現了中國人自古以來對自然規律的深刻思考和對浩瀚宇宙的無限向往,傳達了中國人血脈中對“探求未知”和“發現真理”的熱切渴望。作品一步步呈現了中國人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地對“未知”進行探索和回答,凸顯了中國人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民族精神,生動彰顯了近代以來中國科技發展的偉大成果,進一步展現了今日中國的強大與自信。
我校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一直以來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類語言及跨文化大賽,以賽促學,以賽驗學。将外語學習的目标定位:運用優秀的語言及跨文化溝通技能,為向世界展示中華文明,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搭建起中國與世界各國進行文化、經濟、科技等領域溝通的橋梁。我校學子在本次比賽上獲得的成績,展示了我校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充分的文化儲備、出色的英語能力和深厚的愛國情懷,也體現了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将中國文化元素融入語言課堂的教學理念和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