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
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培養計劃
來源: 發布時間:2012-04-20

“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培養計劃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1.培養目标
培養精外語、懂科技、曉文史,具有紮實的英語語言基本功、寬廣的文化知識面(包括英語語言文學、中西方社會文化和科學技術知識等),并能夠熟練地運用語言技能,在外事、對外經貿、教育、科研、新聞出版等領域和部門從事翻譯、研究、教學、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寬口徑、應用性、複合型人才。
以學生為本,面向時代、面向社會、面向市場,将素質培養、專業教育和個性化發展融為一體,培養具有出衆的外語運用能力、深厚的人文綜合素養和出色的學習、思辨、創新、合作與領導能力以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的國際型、通識型外語人才。
2.培養要求
在政治思想和品德方面: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産黨領導,願為祖國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有為國家富強、民族昌盛而奮鬥的志向和責任感;具有敬業愛崗、艱苦奮鬥、熱愛勞動、遵紀守法、團結合作的品質;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
在知識和能力方面:具有較強的獲取知識、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系統地掌握英語語言文學的理論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具有紮實的英語語言基本功和文字的表達能力;高年級選修一個專業方向并具有紮實、系統的專業基礎知識;學習1門第二外語。具體體現為:
(1)具有紮實的英語語言基本功和熟練運用語言的能力。
(2)具備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相關專業和交叉專業的專業知識的深度和廣度。
(3)具有較強的英語及漢語表達能力、人際溝通及獲取信息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具有一定第二外國語的實際應用能力。
(5)掌握計算機文化知識、航空航天基本知識和相關的應用技術,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在身體素質方面:具有一定的體育和軍事基本知識,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受到必要的軍事訓練,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和軍事訓練合格标準,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體魄,能履行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神聖義務。

3.學制與學位
學制4年,達到專業培養計劃和學位條例要求者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4.專業特色
依托北航以空天信融合為特色的一流理工科大學的資源,發揮學科交叉優勢,凸顯專業特色。依據新《大綱》總體要求,以學生為主體,兼顧素質培養和社會需求,将英語專業課程分為“兩個階段”和“三大闆塊”,即“低年級階段”和“高年級階段”以及“英語專業技能課闆塊”、“英語專業知識課闆塊”和“相關專業知識課闆塊”,同時采用“英語+專業”的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精外語、曉人文、懂科技、善思辨、能創新”的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提高畢業生的職業素質、市場競争力和創新能力。

5.培養計劃總體結構
英語專業課程分為“兩個階段”,即“低年級階段”和“高年級階段”,同時采用“英語+專業”的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
英語專業課程設置分為七個模塊:公共基礎課程模塊(包含3個模塊)、專業基礎模塊、專業課模塊、實踐類課程模塊和公共選修課程模塊。前三個模塊為公共基礎類教育,分别是自然科學類、人文社會科學類和工程技術類。專業基礎模塊為第四模塊,即低年級階段課程,包含輸入課、中繼課和輸出課三種類型。專業課程模塊是第五模塊,分為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兩個部分。
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英語語言文學方向本科生的教學由應用英語系、語言科學與工程系、英語文學系、修辭與交際系和翻譯系承載。應用英語系負責一、二年級(低年級階段)平台課,即專業基礎模塊的教學。
學生在完成專業基礎模塊的學習後,分别進入語言科學與工程系、英語文學系、修辭與交際系和翻譯系進行第五模塊,即專業課程的學習。三、四年級(高年級階段)的專業課程由各系專業平台課、本系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構成,該階段總學分為41分。各系專業平台課共八門,21學分,為各系學生必修課。每系各開設專業方向必修課7門,14學分,為本系學生必修課。另外,
每個系還設有專業選修課,供各系學生選擇。
6.實踐能力與素質培養體系說明
新《大綱》明确提出,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其中創新能力尤為重要。因此,英語專業圍繞質量工程,依托學校本科教學的三個教學體系,在專業基礎教學和專業教學模塊上形成核心課程體系之外,逐步完善“課内為主的實驗與實踐教學體系”以及“課外為主的科技創新訓練體系”。借鑒綜合性院校的實踐課程經驗,使實踐教學體系以學生為主體,由學生組織、參與、承辦,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現學生的特長。在基礎階段舉行語音淘汰賽和唱詩班;在高年級階段舉辦獎勵性配音大賽、演講辯論賽、創作型寫作大賽;以彙報演出的形式創辦英語戲劇社;同時在專門的視聽教室利用非課堂時間播放英語電影并舉辦主題性英語角。整個基礎階段不斷進行各種競賽,成績計入期末考試成績。院系有責任建立更多的社會實踐基地,加強建設,統一安排,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有目标,有秩序的實習。非課内實踐活動形成選拔體系,通過競賽工程實現創新體系。競賽工程有利于個性發展的多維學習環境,通過各類課内、課外的學習、實踐、競賽、設計和科研體驗等,突出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優化實踐教學環節,滿足學生自主學習、創新學習的需求,在三級教學體系之上創立院系文化觀。
7.最低畢業學分要求
本專業畢業最低學分要求為160學分

版權所有: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认证平台)Platinum China 2011 未經授權禁止複制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