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3月13日,大連理工大學秦明利教授應邀來我院做學術報告,題為“作為哲學範式的文學:伽達默爾文論的構建”。講座由博士生導師文軍教授主持,我院翻譯學和文學方向的教師,以及博士生和碩士生參加了此次講座。
秦教授基于其國家社科項目的研究成果,首先梳理了自柏拉圖、康德、海德格爾到伽達默爾期間真理觀的曆時變化,并指出伽達默爾文論是以哲學範式的思考方式看待文學,旨在為文學經驗如何達及真理做出有利辯護,恢複文學經驗作為真理認知的合法地位。他從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一書中提煉出“本體性”、“知識性”、“語言性”、“遊戲性”、“傳統觀”、“實踐性”等六個哲學關鍵詞,厘清了相互之間的邏輯關系,并構建了伽達默爾文論的框架。其内容包括:(1)文學經驗的範式:伽達默爾文學本體性研究; (2)自我理解的實現:伽達默爾文學知識性研究; (3)同質的語言與世界觀:伽達默爾文學語言性研究; (4)參與與共在:伽達默爾文學遊戲性研究; (5)作為倫理範式的文學:伽達默爾文學實踐性研究; (6)伽達默爾文學真理性研究——以20世紀文學為例等六方面。這一框架不僅是伽達默爾對文學的全新思維方式的可能性探索,有助于緩和文學與哲學之間難以調和的緊張關系,更為廣大的文學研究者從哲學視域研究與審視文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啟發。
提問環節,現場氣氛十分熱烈。秦明利教授解答了師生關于理解前結構、超驗主體性與主體間性、主體與閱讀經驗、理論與文學文本闡釋等方面的疑惑,還就項目申報書撰寫、前期成果的關聯性與系列性等問題提出了中肯且實用的建議。
秦明利教授是大連理工大學哲學學科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诠釋學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及常務理事,遼甯省外國文學學會副會長,遼甯省“公共闡釋與公共語境建設研究基地”首席專家,《中國诠釋學》集刊編委,《外語教育研究》和《文學與诠釋》主編,遼甯省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專家,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評審專家,發表研究論文70餘篇,其中收錄于CSSCI和人文社科權威期刊論文40餘篇,出版專著2部,譯著3部。(張文鶴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