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6月13日,瑞士蘇黎世大學阿爾弗雷德·梅瑟利教授(Prof. Dr. Alfred Messerli)應邀為我院做線上學術報告,報告題為“從《兒童與家庭童話集》到德語詞典:論日耳曼語言文學的早期曆史和童話故事的變化——以‘德國森林’為例”。報告由北航德語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吳曉樵教授主持,我院德語系博士後、碩博研究生以及本科生參加了此次線上學術活動。
梅瑟利教授首先引用了民俗學家伊西多爾·萊文的論述,指出格林兄弟對于民俗學研究以及整個歐洲的人文科學研究的重要意義,并向同學們展示了印有格林兄弟頭像的德國馬克紙币,進一步說明格林兄弟對于日耳曼語言文學的貢獻:紙币左側的字母“A”象征着由格林兄弟編寫的德語詞典。
随後,梅瑟利教授簡要介紹了格林兄弟生活的時代背景。18世紀末至19世紀中後期,發生了諸如法國大革命、神聖羅馬帝國解體、工業革命、1848年革命等重要曆史事件。而這一時期的文學史也經曆了從感傷主義到現實主義的一系列演變過程。在介紹了上述時代背景及文學史背景後,梅瑟利教授還通過舉例說明了格林兄弟,尤其是雅各布·格林在整個歐洲甚至世界範圍内的學術網絡,這對于其學術研究具有重要影響。
在分析了格林兄弟對于“浪漫主義”這一概念的理解後,梅瑟利教授指出,格林兄弟将許多非德語的文學文本翻譯成了德語或是直接在原語言的基礎上編輯出版,在這一過程中,兄弟倆之間出現了分歧:威廉更重視詩歌(Lieder)而非注解(Kommentar),雅各布則認為注解及序言更加重要。接下來,梅瑟利教授分析了七個版本的格林童話中的“森林”這一母題。随着不斷的修訂,格林童話中提到森林的篇數逐漸增加,森林不僅象征着豐富的資源,也隐藏着危險與未知。19世紀初,德國境内的森林大多被砍伐,這也造成了民間詩歌中“森林”形象的零散破碎。格林兄弟有意在格林童話的修訂本中增加“森林”元素,是希望在詩學上建立理想的森林形象,以應對現實中綠地的缺乏。
在報告的最後,梅瑟利教授展示了位于德國首都柏林的雅各布-威廉-格林中心的圖片,鼓勵大家前往實地參觀學習。
在提問與讨論環節中,德語系師生踴躍發言。梅瑟利教授就格林童話中森林反映的人與自然的關系、格林童話不同版本中的插圖研究、德語文學中的森林母題、格林童話不斷修訂的原因、格林童話故事結構中的反複等問題與大家展開交流。本次線上學術活動圓滿結束。
阿爾弗雷德·梅瑟利教授是瑞士蘇黎世大學教授,曾在蘇黎世和不來梅大學學習德語語言文學、社會曆史和歐洲民間文學,于1992年在蘇黎世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并于2000年在那裡完成教授資格論文。著名曆史校注本Ulrich Bräker全集的主編之一。曾在帕維亞大學(1983-1985年)和日内瓦大學(1998-2001年)任教,2001-2019年在蘇黎世大學社會人類學、經驗文化學與通俗文化系任教。作為瑞士曆史叙述研究領域的著名學者,他尤其在通俗文學研究、民歌、兒童文學、圖像科學、閱讀史、寫作史等領域取得了突出成就。
北航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與蘇黎世大學有着長期的友好合作關系,雙方在教學、科研、學生交換等方面交流密切。2013年,受我校專家引智重點項目的資助,梅瑟利教授在我校德語系講學。2015年,受“北航學院全球合作夥伴建設計劃”資助,我院教師代表團出訪蘇黎世大學,雙方就《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與蘇黎世大學社會人類學、經驗文化學與通俗文化系合作協議》基本框架達成一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