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動态
北航學生赴德國開姆尼茨工業大學交換學習心得
來源: 發布時間:2018-05-25

 

我很榮幸能在2017-2018冬季學期去德國開姆尼茨工業大學交換學習,在交換期間我在學習生活上遇到了許多問題,但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我也收獲頗豐,下面我具體談一下我在交換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獲得的生活與自己的感想。

首先談一下學習方面,第一次去德國學習,難免會在聽力方面遇到問題,在純德語教學的環境下,一開始會很難把握課堂的教學内容,于是課下我登陸了國外的課程中心,下載了上課的幻燈片,在課後積極複習課上所學内容,随着一段時間過後,我對于課上所學内容有了一個大緻的體系,并且聽力能力也有了顯著的提高;其次部分課程的教學内容對于我來說難度較高,比如理論語言學課程,我當時還未接觸任何語言學知識,所以德國本土的語言學課程對于我來說有一些挑戰,無論是專業詞彙的匮乏還是對于專業概念的理解,因此在課程進行的過程中,我抽時間看了王京平老師的《德語語言學教程》,對語言學體系有了一個大緻的了解。總的來說,在國外的德語課程在難度與深度方面與國内相比都有一定的提升,我在國外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課下對老師教學内容的複習與相關文獻的課外閱讀,逐漸适應了國外的學習節奏。

生活方面也對我提出了不小的挑戰,首先自己在國外學習,對我的自立和自律能力提出了要求,需要自己做飯自己洗衣服和打掃房間,體會到了父母平時養育我們的不易,此外也有生活習慣與飲食方面的不适應,國外的生活過于安逸,周日商店等公共設施都不開門,給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許多不便,此外國外很多事情都需要預約,一開始我也有點不能适應,在國外交換的半年時間,我逐漸适應了國外的生活節奏,習慣了辦事要提前預約,郵件聯系,提前買好周日的食物等等。

除了學習與生活方面我收獲良多以外,在國外更是使我開闊了眼界。在與國外同學交流的過程中,我體驗到了文化習俗的多樣性,在乘坐公共交通的過程中,我感歎于德國發達的城市交通,Tram,S-Bahn,U-Bahn,遍地的鐵軌,讓我感受到了公共交通在德國的普及,此外國外的垃圾分類與回收也令我印象深刻,日常垃圾要分類回收,戶外有收集玻璃瓶的回收箱,超市有回收塑料瓶并返現的機器,不由得感歎德國的環境保護工作十分到位,此外德國人的交通規則意識也令我印象深刻,德國的司機在遇到行人時會主動讓行,大部分行人也會主動遵循信号燈指示過馬路,此外德國人也經常喜歡見面打招呼,即使彼此不認識,見面時也會微笑問好,讓人感到心情愉悅。當然還有諸如科隆大教堂之類的哥特式建築,與柏林慕尼黑獨有的歐洲大都市的繁榮,都讓我印象深刻。

總的來說,為期半年的交換帶給我了很多國内學習生活所難獲得的經曆,非常感謝北航德語系與國家留學基金委能給予我出國交換學習的機會,這些經曆對我的改變也将伴随我一生的發展

 

文/王勃

 

版權所有: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认证平台)Platinum China 2011 未經授權禁止複制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