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動态
北航學生赴德國斯圖加特大學交換學習心得(五)
來源: 發布時間:2015-11-05
初到德國内心裡那種奇妙得不得了的感覺在再努力鎮定的臉上都要浮出一層喜色來。每一個拖着自己一半體重的行李箱的姑娘安安靜靜地坐在S-Bahn的座位上,相互倚成一個圈。那是個在似乎永恒着的黑夜中往西飛行17個小時後多了六個小時的四月一号,我們降落在歐洲大陸上,面朝波羅的海。我們的面孔和裝束在這輛火車上引起了不少側目。但我想比起他們可能是我們更加好奇,好奇車窗外綠色的樹叢、一排排小小的彩色别墅和泛藍的天空,好奇我們将在這樣一個陌生的國度度過怎樣的一個學期。
斯圖加特盡管是巴登符騰堡州的首府,乍眼之間也斷然不能用繁華這個詞語形容的。國王大道都不能。我想德國人挺懶的,這些建築這些廣場都用了多少年了,也許是換了種方式,也還在用。(國王大廈現在是一座購物中心。)雖然這些建築大多數在二戰中被毀壞,并在二戰以後重建起來,但不能阻礙它們在城中心散發出脅人的曆史感。但斯圖加特也是富有而現代化的,要說德國南部的工業城市,僅次慕尼黑的就是它了。在這座“騎乘在速度之上的汽車城”中,誕生了梅賽德斯·奔馳、保時捷、邁巴赫和甲殼蟲,是名符其實汽車的故鄉。紮實的現代工業是這座城市持續發展的動力馬達,為目之所及的穩定與祥和提供着堅實的物質基礎。走在德國的大街上到底是什麼樣的感覺呢?是在生活。這座國際化的城市用它一貫的包容性和悅友好地對待着它的每一個公民和訪客。突然來到一座全然陌生的城市,可以說我從未感覺到自己有過突兀的不适。好像這城市中白日間全部的繁鬧熙攘、日落後盡數散去的腳步與假日來臨氣息微弱的國王大道,自來就有我的位置。似乎在每一天,王宮廣場寬廣整齊的草坪上都躺着下午金金黃黃的陽光,躺着一些閑話和無所事事,躺着小狗和它穿背心皮夾克的女主人。滿地搖擺着肥胖的鴿子,受驚了也隻是加緊颠個幾步,偶爾才飛。噴泉第二層下的四個雕塑在躲雨,插着翅膀的松石綠色的國王威廉一世在那樣高的紀念柱上俯視他的子民們。大街中央常有水平不錯的街頭音樂演奏,歡樂的手風琴前可愛的小孩興奮地拍手,而他更可愛的老爸蹲在嬰兒車的面前用那小小的沙錘敲擊着節奏。而我從這一切身旁匆匆路過,因為等下Markt Halle對面面包房的草莓蛋糕就要賣完。
這是我上課的日子裡每天必經的道路。每一天都要走過斯圖加特的心髒。有時早,商鋪都還關着,上早班的人們三兩快步走着。一些店鋪在進貨,繞過地上那些大紙箱,迎面而來三個一身西裝褲的男士在優雅地交談着什麼,擦身而過卻不小心讓我看到其中一個雙肩包上晃着咧嘴的小黃人。有時日頭已高,演講家、樂隊、各種自發組織都已經活躍起來,很多次都有宣傳單毫不猶豫地伸到我這個外國人的面前。還曾經遇到過幾回抗議性質的演唱會和規模極大的遊行,每個人都在自由地表達着,有人聽,有人跟随,當然也會有人在嘶吼的舞台下神情漠然地呼出一口煙。晚上商鋪結束營業的時間基本在八點,此時雖然天色尚早,但人群在這之前就已經在慢慢稀薄了。行人又在匆匆,生意人不再抓緊做成最後一筆買賣,歸去的人們大包小包。暮色入侵,涼意漸襲,斯圖加特在店鋪不夜的燈光中早早合眼。我在學校的每一天也是規律的。除周四是三節以外基本上每一天都有兩節課,上下午各一節,所以中午我并不回自己的公寓。上完上午的課後去午餐,食堂人也不少,大家像國内一樣排成一隊,撞上餐點隊伍能從二樓的窗口沿着樓梯蜿蜒到一樓食堂門口。雖然是單方向的自助取餐,但可以提前在樓下看到今天所有菜品的陳列,速度也挺快。還有另外一邊是完全的自助,隻用一個盤子最後一起計重。不知道是因為覺得新鮮還是太餓,我真心喜歡斯圖大學食堂的菜。為你刷卡的食堂阿姨會祝你好胃口。
大學裡不存在在某個時刻尤其集中的人流,一直都有人在走着。中午走在安靜的校園,人其實也不少,不過各有各的事情要做。草坪在正午的陽光下舒展成薄薄的綠色,像一個面帶暖意的邀請,德國的學生們在上面無所顧忌地午睡。兩個高大的男生在遠處玩飛盤,公園椅上紮着髒辮的黑人姑娘和金發的同伴講話。我一般在午休時刻去圖書館寫作業或者自習。圖書館有可以講話的讨論區,也有電腦室。德國的學生會把書包寄存在一個地方,再把會用到的書本文具放進一個手提籃裡帶到座位上去。慣常的座位左前方的視野如此開闊,大開的窗戶把微風搖碎的綠的黃的淡棕的樹影放進來,安靜的空氣中有帶氣的礦泉水瓶被擰開時的聲音,我再把自己灌滿水的白色水杯擺在木制書桌上。走出校園也有各種各樣豐富的活動可供參與。德語角彙集着世界各地學習的德語的不同人,做什麼工作的都有;校園裡翻飛着各式主題的趴體的宣傳單,有時食堂的飯桌上也會有;如果選擇了某類課,還能和各國的同學一道,去斯圖的曆史博物館感受一座城市曆史脈絡的伸展蔓延,去奔馳博物館看世界上第一輛汽車到底是什麼樣子,去劇院觀看一場引人發笑又誘人深思的當代劇。如果有幸拿到音樂節或者演唱會的門票,那就放下一切帶着熱情和瘋勁和周圍那些搖頭晃腦的德國人一起站在震耳欲聾的場館中央熱汗一場吧。
斯圖并不缺少可去的景緻。夏半年到來,郊外的天空常常都是滿眼放晴。艾斯湖平靜地泛着金鱗,綠樹草叢層層疊疊圍起的湖水從腳下的岸邊藍到那頭。遊船駛過水面,一隻大狗一個猛子紮進湖中。岸邊的草地有許許多多的麻花鴨,腳上捆着追蹤器,一刻不停地埋頭啄食着,它們也很樂意親近遊人。再往遠走有一處極大的草坪,小小的野花白瓣黃心,紛落其間。大樹頂着一頭不成比例的繁枝茂葉給曬得泛白的草坪一處可供遊人席地而坐的涼蔭。騎行隊通常都是全副武裝,呼啦啦穿過你身邊。周末的傍晚數夠174級登上Killesberg那座最高的旋轉塔,斯圖加特就那樣橫卧在青色的穹頂之下,地平線模糊在視野盡頭,白鹿聚院那樣整齊。背後一帶長長的浮雲鑲在天空,金色的太陽還堂堂亮着,高處勁風一抖,六月的天裡一襲涼意。或是啤酒一瓶靜靜坐在酒莊的露天陽台上,一把濃郁的樹蔭從頭頂撒到腳邊。飛鴿的黑影盤旋鐘樓,夕陽被徹底吞噬幹淨後,薄荷味的煙草燃在透藍色廣闊無垠的清涼中,散成隔壁座椅的無關之事。在黑夜來得徹徹底底的淩晨從Frühlingsfest逃到之外的大街上,和用中文大叫着你好、滿臉雀斑的德國小姑娘自拍,跑過喝到雙目失神神經兮兮的上班族身邊,在噓聲中以近乎凜然的态度拒掉一群青少年遞來的香煙,跨過縱橫的地鐵軌道,跳上燈火通明的地鐵,一路駛向睡意沉沉的市中心。初來德國整潔的大街上那種近乎于靜穆的寒冷刮滿了四月那個幽閉的複活節,而我心中留下的是大雨之中為我們敞開的那一間跆拳道教室裡暖氣的溫度。那是第一天,我們遇上晴轉雨轉冰雹的天,戴眼鏡的男老師穿着跆拳道服,笑着邀請我們進門躲雨,教室裡那張黑色的小臉好奇地朝向門邊。我想這個開始,就是一個故事再好不過的引言。
如今那段經曆已在熱淚中永遠停在揮手的最後一幕。過去的一幕幕湧入腦海,一些關于斯圖,另一些不關于。一些甚是美好,一些要我說已經忘了。而這一切都不會是我一個人一座城的故事,很遺憾不曾講給一起經曆這段難得歲月的朋友們,也很遺憾在這裡隻給這張歐洲的地圖畫了一個小小的斯圖的圈。感謝北航親愛的老師們給了我們如此珍貴的機會,感謝同行的夥伴在艱難的初始時刻搭在一起的肩膀,也感謝仍身在斯圖加特或曾相識于斯圖加特的朋友們誠摯的幫助。感謝這段光陰在我生命中的存在,讓我的生活打開了更廣闊的格局,教會我大氣和勇敢,教會我感恩和珍惜。

文/王珂蓓

版權所有: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认证平台)Platinum China 2011 未經授權禁止複制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