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動态
北航學生赴俄羅斯莫斯科航空學院交換學習心得
來源: 發布時間:2016-03-17

     

在莫斯科交流學習的四個月裡心中真的有太多太多的感受,但當我想把這些感受寫出來卻又不知從何下筆。首先要感謝北航,我們才能有機會去心馳以往的俄羅斯交流學習。

之所以說是“心馳以往”,原因有兩個:首先,我是一個俄語專業的學生;其次,随着俄羅斯與中國全面合作的加深,現如今在中國有着太多關于俄羅斯、關于這個“戰鬥的民族”的傳說。所以帶着一份向往、帶着一份好奇,九月五日我終于踏上了那片我向往的土地。

來到莫斯科之後沒有任何不習慣,很快喜歡上了這裡的自然環境和生活方式。莫斯科的秋天真的美得讓人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天空藍得純淨,不摻雜一點雜質,偶爾有幾朵白雲,飄得很低,給人一種在飛機上看到雲朵的感覺。每天就隻是看着那藍天、那賽跑着的雲朵就已經是一種享受了。莫斯科的生活節奏相對比較緩慢,讓人覺得在這裡很舒服、很享受。地鐵是人們重要的交通工具,地鐵文明也是一個國家文明的縮影。莫斯科的地鐵站被譽為“宮殿式的地鐵站”,盡管這些“宮殿”有的奢華、有的簡樸,但都各具特色,風格不一。乘坐地鐵時,人們要麼在讀書,要麼在看報,即使兩個人交談也不會特别大聲,總之就是一副秩序井然的景象。課餘時間我們經常會參觀一些博物館,俄羅斯的博物館展示的東西都很真實,每參觀一個博物館就讓人覺得收獲頗豐。

我們所在的莫斯科航空學院在全世界航空航天領域都可以說是享譽盛名,俄羅斯的大部分航空航天專家都是畢業于這所學校。去學校報道的那天我對學校的基礎設施感到吃驚,沒有裝修豪華的教學樓,隻有六七十年代的建築;沒有先進的多媒體教室,隻有階梯式座椅和普通黑闆。為國家培養了這麼多頂級專家的學校怎麼會如此樸素,後來才明白這也許正是俄羅斯學者刻苦耐勞、兢兢業業專心科研的一種體現吧。最讓我折服的是莫航老師或者說是整個俄羅斯老師的上課方式,沒有多媒體設備、沒有教材講義,老師們将知識熟記于心,把課上得精彩紛呈。課下老師要準備多久才能達到這種課堂效果,感歎老師們的敬業精神。雖然在國内學了多年俄語,但剛開始上課還是有好多地方聽不懂,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适應,到後來俄語真的有很大的提高。交流學習一方面是要提高專業知識、學習當地的國情文化,另一方面是個人綜合能力的鍛煉。感謝這次交流學習讓我的思想更加成熟,對問題的看法更加深入。

四個月看似很久,可快樂的時光總是轉瞬即逝,一轉眼我們就要回國了,想想還有好多名勝古迹沒能參觀,與這裡的外國小夥伴可能再也沒有相見的機會,不免心生遺憾。不過正因為有遺憾才最能牽動人的心弦,在莫斯科的美好時光将是我一生的财富。

 

                                       2014級俄語系研究生黃瑩 

版權所有: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认证平台)Platinum China 2011 未經授權禁止複制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