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劉紫荷,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2022級德語系碩士生。2023年9月-2024年2月,我前往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進行了為期一學期的短期交換。
剛剛到達時,我對一切都有些不适應。盡管所學語言就是德語,但猛然來到一個陌生的語言環境,對常用的表達還不夠熟悉;此外,7小時的時差,缺少親人與好朋友的陪伴也讓我倍感孤獨;由于德國的飲食習慣與中國不同,因此,大多數時候我們需要自己在宿舍中做飯,這對我一個做飯小白來說也并不是簡單的事;辦電話卡、銀行卡、私立保險、辦理宿舍合同的困難程度不消多談,最難的一點還在于文化沖擊。事實上,直到我離開德國時,還在不斷地适應西式禮儀。
到達不久後,學校的課程開始了。與國内課程的設置不同,德國的課程分為研讨課和講座。課程體量不同、難度不同,獲得的學分也不同。我選修了文學相關的課程,也按照北航的要求選報了伍珀塔爾大學的學術寫作,正式開啟了異國的學習生涯。
不得不說,學期開始後,我也加快了對德國生活的适應。閑暇時刻,我會去圖書館翻閱資料,伍珀塔爾大學在我研究的領域的資料比國内多出不少,我得以借助這一機會來更好更快地完成我的碩士畢業設計;此外,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還在班級中結交了許多好朋友,他們有的來自德國本地,有的來自歐洲,最遠的一位來自南美洲的哥倫比亞。我們一起讨論,一起完成小組作業,一起籌辦生日派對并烹饪來自自己家鄉的美食,一起參加學校為留學生舉辦的“Stammtisch”。我從“向往這裡”,“來到這裡”,實現了如今的“愛上這裡”。
除去學校生活讓我懷念外,我還進行了許多次旅行,先後借助周末和聖誕假期的時間去了荷蘭、法國、瑞士、比利時、奧地利、捷克等十個國家的二十餘個城市,深度體驗了歐洲當地的風土人情。其中,柏林之行是我第一次solotrip,也是我第一次住青年旅舍。我在那裡結實了來自美國的兩個女孩,我們一起享用了墨西哥菜,分享了在歐洲的見聞,一個本沒有朋友的地方此時誕生了一段雖然短暫卻依舊可貴的友情。而記憶最深的是裡斯本之行。我們先乘火車,再轉公交,來到了羅卡角和地獄之眼,到達了歐洲大陸的最西端。我們坐在與太平洋迥然不同的大西洋邊,吹海風,看着太陽緩緩西沉,當它落下去時,整個歐洲大陸便陷入了黑暗。落日、黃昏,不時自頭頂掠過的鳥兒...迄今為止,我仍難以忘懷。
雖然我已經回國一段時間了,但是這段經曆對我的影響十分深刻,我的思考也從未停止。既是對未來生活、工作的思考,也是對人生的思考。它讓我的視野更加廣闊,讓我向外看世界的同時,也在向内看自己。2024年,當我坐在宿舍寫下這篇感想時,猶能記起半年前的那個盛夏。我坐在書桌前,鄭重而緊張地撕開了來自大使館的信封。一張綠色的申根簽證,它标志着我将在幾十天後,坐上遠離家鄉的飛機,跨越數個市區,走到歐洲大陸的另一端。我正年輕,春光正好,而世界呢,世界這一幅長卷軸,正在緩緩地向我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