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動态
北航學生赴德國伍珀塔爾大學交換學習心得(二)
來源: 發布時間:2024-06-11

我是北航德語系2022級研究生蔣欣然。我在本科階段兩次申請出國交換項目都由于疫情原因被取消,因此我十分珍惜在研究生階段赴德國伍珀塔爾大學交換半年的機會

對于已經學習了六年德語并且了解了一些德國文化的我來說,能夠親身體驗在德國的生活确實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在前期準備階段,由于間隔時間較長,我們沒有前人的經驗可循,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我和小夥伴一起高效地準備了各種材料,申請表格、簽證、機票、住宿等一系列準備工作雖然繁瑣,也成為了我邁向獨立的第一步。直到飛機進入德國上空,向下俯瞰,綠色的樹木與灰色的道路交織成一幅低飽和度的畫卷,這一刻我才真正意識到,期待已久的交換生活即将揭開序幕。

部分:學習

來到德國,走進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度,心情既緊張又興奮。熟悉是因為大學六年裡,我的學習都圍繞着德語展開;陌生是因為以前的一切都是從課本上得知的,不知道實際生活中的德國是否與書本描述一緻,也不知道自己的語言水平和生存技能是否足以應對現實生活。

剛到德國的第一個月,我事事都計劃好,給每件事情都做上Plan B, C, D,生怕犯錯。每天早起上早八的語言課,努力适應新的環境和生活節奏。雖然有些緊張,但每一天都有新的發現和進步。漸漸地,我認識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新朋友,與他們建立起連接,适應了新的生活節奏。我開始變得更加能夠接納自己的有限性,擁抱自己的不足,轉變心态以一個外國人的身份生活在這裡,不再要求自己做到事事皆完美。

在伍珀塔爾大學的學習生活豐富多彩。首先是語言班的學習,鞏固了我的德語基礎,班上積極發言的氛圍鼓勵我大膽開口說德語,增加了語言輸入和輸出的機會。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齡、不同專業背景的我們因為德語而相聚,無論是課上或是課下都是一次次的“跨文化交流會”。特别是在聖誕派對上,大家帶來了各國的美食,美食引領文化交流,讓人流連忘返。

其次是專業課的學習,課程設置豐富多樣,課程安排也與國内有所不同。社會語言學課程由兩位教授共同授課,有時候兩位教授會在課堂上展開讨論,我們成了他們思維碰撞的前排觀衆,也可以自由加入讨論。盡管課程涉及多方面文化背景,對于非母語者來說有些難度,但這種互動式的教學方式極大地激發了我的學習興趣。

在語言習得課程中,教授鼓勵我們表達個人思想,對個性化的尊重延伸到了課程考核方式上,提供多種考核方式選擇。如果不願意到台前做彙報,可以與教授商讨其他可接受的考核方式。課堂上,教授會随機進行一些測試,調查大家對句子的理解程度,測試發音和聽力,參與感十足。英語學術寫作課程的話題與國内有所不同,讨論了很多此前從沒關注過的議題,拓寬了自己的思維。

此外,學校圖書館和在線數據庫為我提供了豐富的學術資源和文獻,極大地方便了我的論文寫作。

部分:生活與體驗

生活方面,交換期間我的做飯技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我從一個毫無做飯經驗的小白成長為不僅能夠填飽自己肚子,甚至能做出美味飯菜的小廚娘。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不再隻關注學業,而開始學會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安排好飲食起居和所有生活日程,學會生活。

旅遊也是我交換生活的重要部分之一。規劃行程、應對各種臨時變化(如火車取消或晚點),培養了我穩定的心态;每次都與不同的小夥伴出遊的寶貴經曆讓我懂得理解和包容的重要性,也更加珍惜與他人的連接;半年間踏足歐洲十餘個國家,讓地圖上冰冷的地名、書本中陌生的建築和物件變成了我記憶中生動的畫面;雪山、峽灣、極光、藍洞、沙灘……自然之書也向我徐徐展開;盡管有時免不了走馬觀花,但我相信與這些地點的故事一定是未完待續。

在實際生活中,溝通才是最終目的,語言隻是途徑之一。在德國,我發現德國人對會說一點德語的外國人包容度是很高的,每當我用德語交流時,他們總是表現出驚訝并表達誇獎。直到後來,辦理保險業務的德國員工對我飛速輸出,而我能夠理解且辦好業務時,我感到非常高興,因為至少在那一刻,她不再因為我是外國人而在語言上對我額外照顧。在德語區之外,英語依然是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但日常交流也遠比想象中輕松,至少在日常生活中,借助語境,即使語言不通也能實現溝通,達到目的。

 

部分:感悟

此次伍珀塔爾大學的短期交換項目,不僅讓我提升了德語水平,豐富了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讓我開闊了眼界,增加了對世界的認識。通過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學們交流,我學會了包容和理解,認識到自己的有限性,學會了如何在陌生環境中生存和發展。

我非常感謝此次交換經曆,讓我獲得了豐富的體驗,并在各個方面收獲成長。

 

版權所有: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认证平台)Platinum China 2011 未經授權禁止複制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