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3月-7月我與同班的另一名同學去了俄羅斯葉卡捷琳堡進行了一個學期的交換學習,學期結束了,我收獲的不止是知識,感謝學校給我們出國交流學習的機會,我想這将是我最難忘的學習經曆。
從大一開始就一直學習俄羅斯的一切,但是一直沒有機會檢驗自己所學的知識學以緻用,有了到俄羅斯葉卡捷琳堡烏拉爾聯邦大學交換學習一學期的機會,3月4日我便開始踏上了我們的俄羅斯之旅,到一個陌生的國度,開始了一種全新的生活。走之前老師對我們說:“孩子們,出國留學不僅是學知識更重要的是鍛煉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盡量能夠獨立的解決問題。”我對此也是深有體會,過去有問題就依賴家長依賴老師,而這裡隻能靠自己。
我們經過6個小時的飛行,抵達後很順利的通過海關,見到了前來接我們的俄方學校的老師。第一天雖然旅途勞累但是有很多手續需要辦理,先是辦了入住手續,2人一個房間,一個套間由2個房間組成,共用一個浴室和廁所,并且有獨立的廚房供學生做飯使用。然而很快初到那種興奮的心情很快就被孤寂感打敗,随之而來的生活壓力和學習挫折,更使人彷徨和消沉。雖然來俄羅斯之前就做好了準備,但是當來到了葉卡捷琳堡,還是遇到了許多預想不到的麻煩,首先就是語言。我沒想過語言對我這樣一個以俄語為專業的人來說是個困難,這就讓我有種強烈的受挫感,來這兒才意識到學習語言不論考試成績再好,聽不懂不會說就沒有用處,語言就不是語言了。後來我們被安排和各國的交換生一起學習,我發現這不光是我一個人的問題,大部分中國學生都是隻會語法而口語和聽力較差,而别的國家的同學雖然語法不通但是交流沒有絲毫問題,明白了自己的優勢與劣勢,我就把自己在俄羅斯這一學期的短期目标定為:多與人交流,提高口語與聽力,感受俄羅斯文化。除了語言問題,還有一個就是生活,在國内時,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凡事都不動手。來到這裡,沒有人可以依賴,離開親人、老師和朋友,置辦鍋碗瓢盆、油鹽醬醋,買菜下廚一切對我來說都是新的開始,另一種生活。
平時學習之餘我們常常出去走走看看并且和不同國家的人交流,發現俄羅斯大部分商品都是中國制造,小到文具、杯子大到客車,總之和中國有着十分密切的聯系,我一方面每看到中國制造就很自豪,另一方面發現雖然中國制造無處不在,但是俄羅斯人很少有人對中國有着正确的理解,我們應該反省我們自己尋找自身的問題。雖然身在異國卻感受到自己的前途榮辱與祖國的聯系前所未有的密切。此外,我們常常參加老師組織的活動,跟老師、各國的同學們一起做飯,去郊遊,了解各國的文化,學習他們身上優秀的品質與好的生活态度。
不知不覺4個月過去了,随着語言水平的提高和自理能力的加強,最初的彷徨和恐懼沒有了,多了一份堅持和自信。什麼事情剛開始的時候都會有一段适應期,如果能較好地度過這段适應期,就能為以後的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隻要努力去做都是可以做到的。交流學習已經結束了,時間雖然短暫,但是我卻收獲不小,今後學習的方向更加明确,更加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名黨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