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假,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本科生聯合黨支部響應學生處關于黨員寒假返鄉調研的号召,以“講述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為主題進行了系列調研活動。
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本科生聯合黨支部的王梓杞、王喆同志結成了實踐小組進行以“講述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為主題的寒假實踐。為了深入了解普通人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來生活的變化,小組成員兵分兩路,以山西為對象,一方面選取當地老人,另一方面選擇當地教師作為采訪對象進行了采訪,仔細聆聽并記錄了他們口中四十年來的變遷,并寫下了深刻的感想。
這個寒假為了響應學校号召,踐行習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精神,我們結成了實踐小組進行以“講述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為主題的寒假實踐。1978年12月18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曆史上是載入史冊的重要日子。這一天黨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曆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點,也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征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在黨和國家面臨何去何從的重大曆史關頭召開的。當時,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而“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亂導緻我國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人民溫飽都成問題,國家建設百業待興。黨内外強烈要求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使黨和國家從危難中重新奮起。在鄧小平同志領導下和老一輩革命家支持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沖破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批評“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充分肯定必須完整、準确地掌握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高度評價關于真理标準問題的讨論,果斷結束“以階級鬥争為綱”,重新确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從此,我國改革開放拉開了序幕。

四十載鬥轉星移,四十年日新月異,人民的生活在這四十年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繼續高舉改革開放的偉大旗幟,深刻把握當今世界正在發生的深刻複雜變化,牢牢把握我國發展仍處于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改革是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并且着力增強其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群衆性。經過拓展改革的廣度深度,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也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黨的治理能力現代化明顯提高。随着我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也進入了新時代。
本次返鄉實踐我有幸采訪了山西長治當地的一戶老夫婦,通過聊天了解了他們眼中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變化。他們告訴我,現當今的中國較之四十年前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衣”的方面,七八十年代走在街頭,大家都穿着款式大體相同的衣服,軍裝藍、軍裝綠是當時的流行色。而現在,老夫婦笑着告訴我,衣服款式五花八門,他們一周都能穿不一樣的衣服。
在“食”的方面,七八十年代能吃飽就不錯了。爺爺奶奶說:“小時候長年吃高粱米飯,白高粱米都是一種奢侈,隻有過年的時候吃白馍馍。小時候野菜滿山坡,随處可見,現在的野菜甚至比豬肉都要貴。”過去是吃飽,現在是吃得好。
在“住”的方面,七八十年代他們都住在平房裡,而現在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原來的平房和老街道是他們永久的回憶。
在“行”的方面,當時誰家有輛自行車就能得到别人的羨慕,要是有輛小汽車,那就是當時的“富翁”。而現在共享單車滿大街,馬路上的汽車應接不暇,兩位老人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小轎車。聽了他們的講述我深受觸動,四十年來的改革開放确實給普通百姓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作為一名學生黨員,我們要自覺團結在黨中央周圍,不斷為更好的生活而努力,為中國夢的實踐添磚加瓦。
王喆:
本次采訪教師的活動,讓我再次體會到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新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教育,關乎一個國家的未來,關系到祖國接班人的培育與成長。我們從懵懂的小學生成長到如今的大學生,至多也不過十六年。而教師,則見證了幾十年來一代又一代孩童的成長。
本次我采訪的,便是我的小學老師。自90年代初成為一名人民教師以來,她見證了教育的革新,見證了校舍的修葺,也見證了教育理念的進步。四十年後的今天,我們比曆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加注重教育在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教育質量的不斷提高、教育公平的不斷促進,則為祖國的美好明天鋪下了堅實的路基。
回首往昔,40年的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中國、深刻影響世界,書寫了一個古老民族的現代化傳奇。面向未來,作為學生黨員,我們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乘着新時代的浩蕩東風,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刻苦學習、踏實工作,為中國夢的實現貢獻自己的力量。